地址:運城市鹽湖區人民南路53號 郵編:044000 電子郵箱:ycstbgs@163.com
電話:(0359)2661668 傳真:(0359)2661669
版權所有:運城市水務投資建設開發有限公司 晉ICP備17003536號


民生為上,治水為要。近年來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,全市水利系統緊緊圍繞“一泓清水入黃河”總體目標,認真貫徹省委、省政府和市委、市政府治水興水決策部署,緊扣“1231”工作思路,全面推行“月清季結年對標臺賬式一線工作法”,狠抓工程項目建設,統籌推進水資源保護、水災害防御、水生態修復,水利在保障全市高質量發展中的基礎性、先導性、戰略性作用愈發凸顯。
城水交融景色新
2025年作為“十四五”規劃收官之年和“十五五”謀篇布局之年,更是承上啟下、攀高向新的關鍵之年。市水務局以全省“重大項目建設年”行動為契機,深入開展全市水利系統“項目建設年”和“業務提標達效年”行動,緊緊圍繞全省水利工作會議安排的9個方面重點工作,錨定市委“一城兩區三門戶”目標和思路,堅持治山、理水、營城一體推進理念,深入推進山水城融合發展,全面提升“一建兩管三保障”能力水平,全力推動我市由水利大市向水利強市邁進。
運城市排洪通道(姚暹渠鹽湖段)改造工程項目
“一建”即大建設,迅速掀起我市水利項目建設新高潮。持續推進現代化水網建設,結合“三縱四橫,三河連通”的市級水網總體框架,上接國家級、省級水網,提速市級水網,下通縣級水網,推進水網融合,充分發揮水網建設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水支撐作用。配合做好古賢水利樞紐工程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工作,提速市級水網建設,加快縣級水網工程建設,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水安全保障。加快河湖生態修復等工程建設,堅持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,持續建構河流倫理,進一步推動河湖生態環境復蘇。加快推進水生態保護與修復、水土流失綜合治理、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項目,持續做好“一泓清水入黃河”水利工程推進工作,繪就人水和諧新畫卷。加快農田水利設施建設,筑牢農業發展水利根基,持續夯實“三農”基礎。同時,積極完善防洪工程體系,切實提升全市防洪減災能力。
八政河平陸段防洪能力提升工程
“兩管”即強力推進水資源和水利工程監管,實現治水管水能力水平的全新突破。強化水資源監管,堅持節水優先,以落實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為主線,精打細算、從嚴從細管理水資源。進一步推進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落實,加強地下水超采治理,強化取用水監管、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管理、節水型社會建設、非常規水源利用管理、宣教效能,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水支撐。強化水利工程監管,做好工程招投標監督監管,加強對重點在建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檢查,強化水土保持監管,做好大中型水庫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,著力推進小水電安全健康運行,確保水利工程建設和運行的高質量、高效率。持續深化河湖長制工作,用好涉河湖重大問題調查與處置機制,開展鄉村河湖管護攻堅行動,推進河湖健康評價,全面推進幸福河湖建設,奮力打造群眾滿意的幸福河湖。
涑水河永濟段河道治理工程
“三保障”即筑牢防洪安全、糧食安全、飲水安全三大防線,推動我市全域水安全保障邁向新高度、實現新跨越。防御水旱災害,牢固樹立“生命至上”理念,堅決踐行“兩個堅持、三個轉變”要求,錨定“人員不傷亡、水庫不垮壩、重要堤防不決口、重要基礎設施不受沖擊和確保城鄉供水安全”的目標,貫通“四情”防御,落實“四預”措施,堅持預字當先、以防為主,完善防御工作體系,落實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和隊伍建設,組織開展隱患排查整治,科學調度水利工程,構筑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堅固防線。提升灌區現代化管理水平,充分認識灌溉在運城農業發展中的作用,提升大中型灌區管理效能,做好灌區試點建設,加強取用水調度管理,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和訴求,打造設施完善、節水高效、管理科學、生態良好的現代化灌區,保障國家糧食安全。推動農村供水標準化管護,學習運用“千萬工程”經驗,聚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村供水“三個轉變”,推行“3+1”標準化建設和管護模式,強化水量水質保障。完成農村供水維修養護民生實事,全面推行農村供水縣域統管和標準化管理,強化農村供水水質保障,鞏固拓展農村供水脫貧攻堅成果,全面提高群眾用水的滿意度。
汾河兩岸綠意盎然(稷山段)
江河安瀾,國泰民安。在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征程中,全市水利系統將以“功成不必在我”的胸懷和“功成必定有我”的擔當,用汗水澆灌希望,用實干鑄就輝煌,奮力書寫運城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壯麗篇章,為加快構建“山水城”生命共同體、建設“一城兩區三門戶”貢獻水務磅礴力量。
大河廟層林盡染
姚暹渠風景如畫
涑水河臨猗段
涑水河聞喜段
山水相依更宜居(夏縣白沙河城區段)
七彩鹽湖別樣美
來源:運城新聞網